top of page
Theology of Making
在我的工作室裡,我製造藝術,
然而 “製造神學” 這一詞,卻更是說明了人類行為與神聖同在之間的連結;
簡而言之,當我們製造,神就“顯現”。
- Makoto Fujimura
©Windrider Forum
CREATION
加入藤村真的課堂,和我們一起開始製造神學之旅。
起初,神創造了天地。(創世紀1:1)
這是我新書的一個大主題,就是看到上帝的救贖行為。基督在骷髏地十字架上犧牲的極致藝術。通過創造的鏡頭和聖靈的作為,喚醒我們對於新創造的潛力,我的重點是看到整個福音敘事得到肯定。
此外,我們被邀請作為上帝的共同繼承人,共同創造進入那個未來。「聖靈親自和我們的靈一同證明我們是 神的兒女。 既然是兒女,就是後嗣;是 神的後嗣,也和基督一同作後嗣。我們既然和他一同受苦,就必和他一同得榮耀。」(羅馬書 8:16-17)
-Makoto Fujimura 藤村真
NIHONGA 日本畫
藤村真談到關於這樣稱為日本畫的日本風格創作方式。
繪畫中連接他的藝術元素(破碎的礦物、時間的投資)和日本文化,藤村真帶我們進入藝術家思想和精神的旅程。
REFLECTION 反思
藤村真、寇特·湯普森博士、彼特·錢德勒一同反思創造的概念。
*FROM CREATION TO FALL: HONEY BEES
從受造物到墮落:蜜蜂 (中文翻譯版本敬請期待)
藝術家,是我們在文化生態系統的播粉者。如果我們重視創造,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那些走到邊緣,並且將他們的發現帶給我們的藝術家。
FALL 墮落
出於奧秘的原因,上帝選擇使用墮落的受造物來管理上帝的恩賜,正如馬槽裡道成肉身的孩子所發出的卑微信號那樣,儘管祂是上帝,但祂需要人類的説明才能生存。
-Makoto Fujimura 藤村真
*GROUND ZERO 歸零 (中文翻譯版本敬請期待)
我們生活在一個墮落的世界裡,在這個世界中,每一個美好、真實和美麗的產生都會很快的被偶像化,成為自私、貪婪和破壞性的東西。
基督在十字架上承擔了我們所有“肉體的驕傲”,以此來拯救這條自我毀滅的道路。基督是一位歸零的神,在基督裡,“歸零”也可以意味著一個消除點,是一個我們可以站在所看到荒蕪灰燼上的新開始,尋求持續的更新和“創啟時刻”。
REFLECTION 反思
藤村真反思墮落的概念
*FROM FALL TO REDEMPTION: HOLY SATURDAY
從墮落到救贖:神聖星期六 (中文翻譯版本敬請期待)
從受難到復活中間是神聖星期六。
歸零的時刻產生了神聖星期六的沈思,要我們從信仰去看見墮落後會有新創造的產生。神聖星期六是我們等待這應許給我們的救贖,和新創造的時刻。
REDEMPTION 救贖
許多人會認為「救贖」這個詞包含了共同創造未來的邀請。但通常「救贖」一詞,被理解為我們回到完美的狀態,而不是進入新的狀態。
有很多關於救贖目的的神學,有目的性的目標,但是當談到由聖經的不同作者所指出的這個新創造時,我們幾乎看不見神學發展的論點。
-Makoto Fujimura 藤村真
KINTSUGI 金繼
當寶貴的茶碗破掉時,各家的日本茶道老師往往都會留著這些破掉的器皿世代相傳,後來由工匠們使用一種被稱為金繼的奢華技術進行修補。
金這個字,在日文裡代表著金子、黃金;而繼這個字,則代表了修補。
器皿的修補是用高於原本未破損器皿價值的金來做修補。當我們從墮落走向救贖並進入新創造時,上帝正在修補我們的破碎,使我們比以前更有價值。
REFLECTION 反思
彼特·錢德勒、寇特·湯普森博士,一同反思救贖的概念。
*REDEMPTION TO NEW CREATION: SILENT STEPS
從救贖到新創造:安靜的步驟 (中文翻譯版本敬請期待)
當成功和名聲對於他的身份沒有任何幫助時,安德魯·內姆將破碎的部分修補在一起,「跳舞不是為了名聲,而是在神的同在中。」
NEW CREATION 新創造
當我們製作,我看見創世紀第一章裡所產生的可能性。
在我們的破碎中真實的經歷到聖靈運行,我們也意識到,即使是破碎的器皿,也可以在父的光照之下成為新創造。即使在黑暗、懷疑和痛苦中,一個創造性的旅程會帶領我們去探索一個非比尋常的計劃,並為我們開啟「深深的呼喚』的旅程。(詩篇 42)
在這樣的救贖目的和呼召我們去創造進到新創造之間有關係。這個呼召是聖靈引導我,在作為藝術家的旅程中的一部分。基督的犧牲最終導向美麗,進入一個新創造的心。
-Makoto Fujimura 藤村真
*COLUMBINE 夢幻草 (中文翻譯版本敬請期待)
夢幻草是早期教會對於聖靈的一種象徵。
嬌嫩的花朵完美地象徵著生命的脆弱,如此嬌弱又被強烈的黑暗侵襲所困擾。
與金繼的概念連結,藤村真探討了受傷的文化如何歸零重來,藉著真實的去搏鬥並走向治癒和新創造。
REFLECTION 反思
彼特·錢德勒、寇特·湯普森博士,一同反思對於新創造的概念。
bottom of page